&esp;&esp;“不固定。”华章道:“这老汉奸确实惜命的紧。也可能是他的保镖里有高手,几乎每一次回家的路,都各自不同。当然,王队长他们监视的这一段时间,倒不是说臧奉九每一次上下班的路都不同,也确实有以前重复走过的路,但仅凭这一点,根本没法预判他下一次上下班的道路。”
&esp;&esp;范克勤道:“怕被打伏击啊。是不是他的车子,也是保险的防弹汽车啊?”
&esp;&esp;“恐怕是。”华章答道:“王队他们确实没法接近确定,可是从汽车的行驶的厚重感,还有轮胎的鼓憋程度来看,保险防弹车……确实不能肯定,但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esp;&esp;范克勤道:“伪满的国务院大厦呢?”
&esp;&esp;“有机会。但王队长的原话是,不能说没机会。”华章道:“所以也很难。他跟我介绍说,臧奉九在进入国务院大厦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是走,右侧的门。也既是咱们面对它的左门。车子直接开到门廊下停车,臧奉九下车后,在几秒钟内,就可以直接进入大厦当中。另外,他的保镖也太多了,虽然没有咱们黑西装部队那种专业程度,但是人多,视线被挡的概率非常高。”
&esp;&esp;范克勤追问道:“他是只走国务大厦的右门?中间正门呢?”
&esp;&esp;“也走。”华章道:“半个月前,伪满搞了个自娱自乐的,一个什么接待工商界的什么会议,臧奉九走的就是正门。别的时候,也有,但非常非常稀少,除了那次的会议外,这一个半月,王队长只见到他走过两次正门……您的意思是,利用正门的台阶,在他上下楼的时候,和他身边保镖形成的落差,远距离精准狙击?”
&esp;&esp;“是有这个想法。”范克勤道:“但是有这种能力的神射手……恐怕不好找啊。”
&esp;&esp;第1295章
&esp;&esp;在特定的环境下,自己寻找最佳的时间。如何判断时机,还要根据当时的情况来逃出升天。这些所有的一切,都非表面那么简单。
&esp;&esp;范克勤之所以说这句话,其实是因为在这个年代,狙击手的概念,也只不过是刚刚起步,尚处在萌芽当中。
&esp;&esp;最早的狙击教材,也是目前为止最先进的,恐怕就是苏联和德国了。不过也是因为狙击手的概念尚处在萌芽中,苏联的狙击手教材其实存在着很多错误的观念。但这也属于时代的不同导致。比如说,教材中提到,狙击手要获得充分的视野,一定要尽可能的占据最高点。
&esp;&esp;这一点完全就是错误的,最高点确实能够获得最佳的视野,能够控制的面积也是最大的。但他同时也是极为错误的,将狙击手暴露的可能性提到了最高。
&esp;&esp;教材中还提到,狙击手可以在树上,这样敌人走在下面,上方全都是树枝树叶连成一片,狙击手躲在上面,并且做好伪装的话,敌人是很难发现的。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依旧是错误的。二战中最喜欢上树的,恐怕就是小鬼子了。但是小鬼子的狙击手在上树的时候,为了避免树叶树枝遮挡自己的视线,需要在身边砍掉一些枝叶。要不然自己在瞄准的时候,都非常的费劲。几乎是得不偿失的。
&esp;&esp;而且砍掉的枝叶,也会让自己暴露。还有在树上开枪的时候,狙击手为了让自己的身体能够不会抖动,从而让敌人发现。所以有时候还会用绳子将自己绑在树上。但这个行为同样的,会大大的降低狙击手的生存率。只要被发现,甚至是照着大概的子弹射来方向射击,这个狙击手几乎是连隐蔽都做不到。
&esp;&esp;以上提到的,这个年代的狙击手教材上的错误,也只是一小部分。实则它因为受时代的限制,错误非常之多。在范克勤眼里几乎是错漏百出的。
&esp;&esp;虽然之后,苏联的卫国战争打响后,确实诞生了一批相当强悍的狙击手。但这些狙击手只是通过大量的实战,自己侥幸没死,总结下来的经验才诞生的。在战争结束后,相关专业的人士在研究总结的时候,这才发现,其实狙击手教材上,犯的错误太多了。也因此在前期,使得大量的神枪手,都是因为教材的错误指导,在最开始就已经死亡了。
&esp;&esp;德国后来也成立了狙击手学校,非常著名的瓦西里与德国科宁斯的对决,其中的那个德国人,就是狙击手学校的长官。不过德国的最初的狙击手教材,也是得自苏联,是以德国的狙击手同样也不专业。
&esp;&esp;至于小鬼子,和此时的中国战场上,那狙击手的概念,更可以说是萌芽中的萌芽了。开枪准的射手,可能就是全部的概念了。
&esp;&esp;虽然范克勤在安全局的人才培训基地,专门亲自编写了一套狙击手教材。也专门挑选这种的好苗子,进行狙击专业训练。可是,时间毕竟太短了。因为现在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