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不大,但里面有三层,旋转楼梯,英式风格,所以叫阁楼。二层三层楼是酒吧,吧台在二楼,可以坐在那看调酒师调酒。三楼有宽敞的位置,舒服的灯光、音乐氛围。
&esp;&esp;齐恒就在三楼的卡座上等着陆时,这次他是上海回来的。
&esp;&esp;因为彼此见过几次,见面聊天倒也不会感到尴尬,互相问候着彼此的近况。
&esp;&esp;“我现在在上海发展,在上海最大的开销除了房租外,应该就是健身房的卡以及西兰花和鸡胸肉了。”齐恒说。
&esp;&esp;陆时低头用吸管缓缓搅动那杯酒,等待着齐恒继续他的话语。
&esp;&esp;“我决定在周末兼职私教,上门有偿按摩,再新开一个微信号,用来加好友,设置个门槛费,换几张我最新的健身照。”
&esp;&esp;陆时一口呛住,瞪大了眼。
&esp;&esp;圈内人也在竞争也在内卷,脸,收入,学历,身材,甚至体味,是不是黑色皮肤,乃至是不是寸头,是精壮型肌肉还是精瘦型肌肉,细节到袜子白色还是黑色……从这些指标来看,齐恒虽谈不上是天菜型,但也算得上是中上档次了。
&esp;&esp;齐恒继续说:“我注册了x,发了点健身照。有一个新认识的朋友一直叫我服务,是一个搞金融的上海人,在浦东花木。他也会帮我留意体育行业相关的岗位。”齐恒看着言灿森,像在寻求他的某种支持和肯定。
&esp;&esp;陆时倒是坦荡,很直白地说道:“把这几个圈外平台当事业一样做,如果做的好,比上班更赚钱点。至于圈内平台,不要写什么加微信门槛费,就认识一些欣赏自已的人,做老熟客就行,反正坚持自已底线。”
&esp;&esp;陆时想起齐恒以前对老家的情况提过一嘴,貌似是弟弟的学费和爸妈的生活费几乎都是他在供,继续输出:“你是厉害的,要不是你在支撑老家,指不定家里发生什么事了。”
&esp;&esp;陆时意识到自已说错话,连忙解释:“你家不会有事的,我是打个比方,你这样也只是暂时的。”
&esp;&esp;“谢谢。”齐恒想再讲点什么,但话都汇聚到嘴边又吞了下去,他机械地朝陆时抱了抱。
&esp;&esp;等下晚点齐恒还有个饭局,诚心邀请陆时同去,但陆时婉拒了。
&esp;&esp;“你的那个账号请一直更新下去吧,那种温柔的声音,温馨的画面,日常的场景,熟悉的家常菜,让人很安心,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临分手时,齐恒对陆时说。
&esp;&esp;“真的吗?”陆时说。
&esp;&esp;“是啊。”齐恒承认。
&esp;&esp;“希望下次见面,我们都能更好。”
&esp;&esp;“当然。”
&esp;&esp;陆时从清吧回到家,发现卢希安正在看书,柔和暖色调的光芒照亮了他专注的脸庞。他以最惬意舒服的姿势窝在沙发里,手里拿着书,眼睛紧紧盯着书页上的每一个字,仿佛要钻进字里行间。
&esp;&esp;陆时凑了过去,问道:“在看什么书呀?”
&esp;&esp;“美国作家詹姆斯鲍德温的代表作《乔瓦尼的房间》。”卢希安把书合上,露出封面给陆时看。
&esp;&esp;“居然不是金融相关的书,真是难得。”
&esp;&esp;“你这话说的,上学那会我还给你读过许多诗词呢,忘了?”
&esp;&esp;“没忘。刚开始给我读诗那会你可搞笑了。说回这本小说,我记得从开篇读者便已知晓故事的结局:大卫抛弃了乔瓦尼,赫拉回到了美国,而乔瓦尼因杀害酒吧老板被判死刑。鲍德温以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在时间轴上自由穿梭,让读者在知晓结果的同时,又随着大卫的回忆与内心挣扎,一步步走进故事的深处。”
&esp;&esp;“这么说来,那你是看过了。”
&esp;&esp;“嗯,这是很有名的同性文学作品呢,还入选了《大西洋月刊》过去100年伟大的美国小说。这本小说的叙事之有力和情绪之饱满超乎我的预料。情节没什么好说的,甚至有些俗套,一个无法直面自已同性身份的男人,伤害了一对深爱自已的男女,而后走入无法摆脱的命运冷风中。乔瓦尼让人想到何宝荣,对赫拉描写和台词也相当出众,人物很立体,毫不扁平。”在陆时看来,鲍德温更是一位社会活动家,他很擅长将自已个人经历和国家及世界命运的问题结合起来,刺透了美国种族意识中的历史性障碍。
&esp;&esp;“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像是在探讨被恐惧吞噬爱与自我的可能性。当面临这种恐惧时,选择有很多,像大卫一样逃避,像赫拉一样放弃,又或者像乔瓦尼那般奋力反抗。”卢希安扬脸盯着陆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