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旧笼,复归扩建的旧区。
&esp;&esp;
&esp;&esp;“资产”重回旧区,而人类站在了她呆过的笼里。
&esp;&esp;仰头,是墙壁上密密麻麻的孔洞和爪痕,一部分隐约可见血迹,一部分被剥得直到钢板,另一部分是钢板上也留下了痕迹。
&esp;&esp;他们掏出工具测量受损的骨架,计算重建的费用,一项项列满了纸,一条条填满了钱。
&esp;&esp;“这头恐龙每天撞墙,它是疯了吗?上帝啊,你敢相信?这儿,还有这儿,钢板严重弯曲磨损。你们要是多关它一年,它就能把笼子挖穿了。”
&esp;&esp;“哦我的天,这是牙印吗?它用水池的边缘磨牙?”
&esp;&esp;“快看这里,伙计们!瞧我发现了什么,这些孔洞全是用指甲戳出来的,你看,这里留了一截断甲,已经皲裂了。”
&esp;&esp;望着那截断甲,人类沉默不语。过了许久才有人吐出大众的心声:“这到底是个什么怪物?它真是恐龙吗?”
&esp;&esp;此刻,不是恐龙的阿萨思正在等待一场风暴的降临。
&esp;&esp;一年半的时间不晒太阳没淋雨,她真的很不习惯。大概真是被关疯了,她曾经对大自然的毒打深恶痛绝,可如今却充满了怀念。
&esp;&esp;抱着这种诡异的念头,当大雨落下时,她堪称虔诚地步入雨幕,站在树下等待风暴与雷电的洗礼。
&esp;&esp;是的,她需要它们。
&esp;&esp;她需要它们捶打身体,再帮她治愈一点“顽疾”。
&esp;&esp;“轰隆!”
&esp;&esp;雷电垂直落下,透过树,也透过她的躯体。电流刺激着她的骨骼肌肉,击溃了一层层组织,又构建起全新的细胞和免疫。
&esp;&esp;这一刻,身体厚积薄发的力量一点点从骨子里渗透出来,从细胞中榨取出来,又从基因链触发出来——她做好了变得强壮的每一步,而她的身体回馈给了她最期待的一切。
&esp;&esp;“昂!”她发出了一声罕见的、连自己都未曾听过的龙吟。
&esp;&esp;与此同时,埋入她后背的追踪器在雷击中彻底报废。
&esp;&esp;第21章
&esp;&esp;追踪器报废的第二天,人类找上了门。
&esp;&esp;见她仍在笼里,他们先是松了口气,再是满脸苦大仇深。
&esp;&esp;看得出来,事情变得麻烦了。
&esp;&esp;第二只资产虽然养得省心,但每逢“大事”总会发生意外,回回棘手,让一些简单的选择变得复杂起来。
&esp;&esp;要不是意外无法预测,要不是它确实是一只恐龙,他们都快怀疑它是想故意找茬了。
&esp;&esp;“所以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esp;&esp;工作量大得让人抓狂,有人难免破防,“它的追踪器坏了,是吗?因为它接触了电网,或者不小心受到雷电的波及?好吧,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做,我们取出损毁的追踪器,放入新的,再把它送进别的笼子里?”
&esp;&esp;“……可是成本太高了。”有人叹道,“把它养在旧区,它很容易在狩猎时碰上电网,或者在雷雨天遭遇雷击,这样,追踪器会反复报废。难道在每个雷雨天过后,我们都要来到这里给它换上新的追踪器吗?”
&esp;&esp;开什么玩笑,他们是科学家,才不是恐龙的保姆!
&esp;&esp;“如果想要追踪器持续有效,我们就得把它养在室内。但把它养在室内是什么后果,我想你们都很清楚。”
&esp;&esp;沧龙的旧饲养区几乎成了一片废墟,重建成本极大,他们有目共睹。
&esp;&esp;如此一来,他们不得不从两难中做出取舍,要么保全追踪器把“资产”拖回室内养,要么放弃追踪器把“资产”搁在户外养。无论选哪一个,今天必须给出结果,毕竟报废的科技物品有害,留在“资产”体内不好。
&esp;&esp;一番商量,他们各执己见、愈吵愈烈。
&esp;&esp;“植入追踪器是起码的保障!你知道一头奔跑时速达到40公里以上的恐龙在逃跑后有多难抓吗?”
&esp;&esp;“我们已经没有第二个沧龙饲养区了!室内饲养?除非你想把它和第一只关在一起?听着,这两只关在一起肯定会死一只!”
&esp;&esp;笼内,阿萨思趴着看热闹,无聊地打了个哈欠。
&esp;&esp;说实话,对于人类想在她身上装点儿什么,她是无所谓的。
&e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