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章(2 / 3)

都能住到城里来,看看,这里多好,真热闹啊,想吃饭都不用烧锅,随便吃个馄饨面条就行了。”

&esp;&esp;去往悠然街的路上。

&esp;&esp;张金兰左看右看。

&esp;&esp;眼里羡慕极了。

&esp;&esp;族长的小儿子,不就在镇上当账房。

&esp;&esp;听说每月的工钱,至少半两银子,还管吃管住。

&esp;&esp;一年到头,攒个五两轻松的很。

&esp;&esp;不比种地强上许多?

&esp;&esp;“到了,就这家,方才那夫子说,悠然街进来第六家的书铺卖的最便宜。”

&esp;&esp;江守家的脚步,停在一处书铺外面。

&esp;&esp;江福宝抬头看去。

&esp;&esp;只见上头挂着的牌匾,写着【墨青书铺】四个大字。

&esp;&esp;“客官,要买些什么?”

&esp;&esp;铺子里的小二,见江家站在门口。

&esp;&esp;急忙出来迎接。

&esp;&esp;“我给我孙子买笔墨纸砚,还有启蒙的书,叫什么来着”

&esp;&esp;夫子交代的话太多,江守家一时想不起来了。

&esp;&esp;“可是三山学堂的学子?”

&esp;&esp;小二看他想不起来,试探性的问道。

&esp;&esp;“对对对,我儿子就是在这个学堂读书。”江大和连忙回他。

&esp;&esp;“那便是蒙学了,你们请进吧,我去拿来给你们瞧瞧。”

&esp;&esp;小二态度很热情。

&esp;&esp;毕竟刚入学的学子买的东西都格外的多。

&esp;&esp;不像那些穷童生,一文钱不花,整日来书铺看书,待上一天才走。

&esp;&esp;掌柜的仁善。

&esp;&esp;也不赶他们。

&esp;&esp;“来,客官,这是蒙学的书,一本是正装,价格稍贵,需要二两银子,可字迹清晰,还有一本是手抄的,价格便宜些,只要一两,您要哪本?”

&esp;&esp;江福宝瞪圆了眼睛。

&esp;&esp;真贵啊!

&esp;&esp;一本这么薄的书就要二两。

&esp;&esp;那考到秀才,岂不是要花走大几十两?

&esp;&esp;怪不得村里一个童生都没呢。

&esp;&esp;这么穷,饭都吃不饱了。

&esp;&esp;也就族长家能有闲钱送孩子去读书。

&esp;&esp;“就手抄本吧,也挺清楚的,还有笔墨纸砚呢?有没有便宜些的?”

&esp;&esp;江守家只认识几个简单的字。

&esp;&esp;他翻了翻书本。

&esp;&esp;大多都不认识。

&esp;&esp;只看了字清不清楚,就合上了。

&esp;&esp;书的价格比他想象中还贵。

&esp;&esp;“好嘞,我去给你们挑些便宜的来。”

&esp;&esp;小二也不嫌弃他买手抄本。

&esp;&esp;他的工钱每月虽然是固定的,可掌柜人好,若是赚的多了,年底时,还会给他赏钱。

&esp;&esp;“客官,您瞧瞧,这砚台虽然磕坏了一角,但是不仔细看,是瞧不出来的,还赠您两根墨条,只要一两半银子,还有这刀纸,不小心碰到水了,已经晒干,不耽误用,就是不好看,只要二百文。

&esp;&esp;至于毛笔,咱书铺刚好进来一批新笔,旧的那些搁了许久,掌柜的说要卖便宜些,我便给您挑了个,您看这可行?只收您六十文。”

&esp;&esp;小二一一介绍着。

&esp;&esp;江家几人也不知道好坏。

&esp;&esp;江守家带头点了点头,说:“那就都要了,劳烦你算算多少钱。”

&esp;&esp;“好嘞!我这就给您算,手抄书一两,砚台一两半、纸二百文加上毛笔六十文,一共二两七百六十文。”

&esp;&esp;小二算完,就看着江守家,等他掏钱。

&esp;&esp;下一秒。

&esp;&esp;张金兰挤了过来。

&esp;&esp;这种场合,她自然要还价。

&esp;&esp;“小哥啊,便宜点呗,你看看,我们农家供个读书人多难啊,买点东西,都够我们攒几年了,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