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过来的研究生也能讲出来个一二三。
实际上这也正是他拿出这块移动硬盘之后本来想要说明的内容。
但常浩南可是在几乎没看到任何数值计算过程的前提下,翻了几分钟日志就直接指出了问题所在!
这是啥人啊?
刚才说好的“不如我们这些领域内专家”呢?
哪不如了?
芮晓亭的反应反倒是把常浩南整的有点不自信了:
“呃……我说的不对么?”
“对,非常对。”
前者默默地把手里的移动硬盘重新塞回包里。
明明效率比来之前的预期提高了很多,但总有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是怎么回事?
“既然您已经看出来了,那我们就直接进入正题。”
“为了解决您刚刚说的这个问题,我专门开发了一种全新的数值计算方法,暂时称为多体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简称s-dt-t。”
“具体思路是对各个元件的动力学方程在时域上进行线性化处理,这样可以在分析时兼顾空间传递和时间迭代两方面,非常适合被扩展到刚柔耦合平面运动问题中。相比于只能处理简谐振动的经典传递矩阵法,s……呃,我的新方法可以分析线性或非线性的时变或时不变系统。”
“但是仅用这一种方法的局限性还是很大,尤其是复杂边界和复杂形状弹性动力学分析仍然要依赖其它的数值分析方法,所以我这次来,就是想向您咨询一下,是否有可能,把多种不同的计算力学方法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联合应用?”
“当然有可能。”
听到这个问题,常浩南直接就笑了:
“不仅有可能,我甚至还有工具。”
“拿上资料,跟我来。”
新软件的第一个用户!
在听到这个回答的时候,芮晓亭突然感觉到了一种幸福感。
就像是饿了很久终于回家,推开门正好赶上饺子刚出锅的时候那样。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感觉对方是不是提前预知到了自己会来,否则怎么可能做出如此充分的准备?
不过很快就被自己给否定了。
倒不是什么对唯物主义的坚持。
而是他相信自己应该还没那么重要……
“其实芮教授您要是早过来一个星期,我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
常浩南带着芮晓亭二人一路走进机房。
跟计算所的曙光1000那边一样,真正的服务器机柜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接触到的,除了几个固定的维护工程师之外,其它进去的人都必须得常浩南亲自批条子才行。
所以三个人来到的照例是一个摆着几台电脑的操作机房。
这个年代的大部分移动硬盘都不能在开机状态下热插拔,需要先关机再插到主板上面去。
趁着电脑重新启动的功夫,常浩南顺势开始安利自己的新软件:
“我们最近在开发一种全新的仿真模拟工具,核心是一种革命性的强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降维方法,所以能够应用于强耦合下的多物理场模拟,虽然目前还只是个半成品,但比较常用的力热耦合模块已经开发的差不多了。”
“更重要的是,我专门保留了可以高度自定义的接口,像您这样的专业人员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调用自己设计的数值模拟方法,并且还可以跟我们预设的算法进行联合应用……”
既然这个软件未来要持续运营下去,还要跟国外的同类型竞品打擂台,那肯定是用户越多越好。
不仅是市场份额带来的收益问题。
大量用户使用所反馈的信息和数据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考虑到目前国内的大部分企业在研发能力方面还是稍有不足,因此各研究所和高校显然是常浩南接下来推销的重点。
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广当然是一种选择,但同样也是一柄双刃剑。
况且也没必要。
优势太大,a脸都能赢。
“真有这种功能啊……”
芮晓亭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常浩南打开了一个相当简陋的对话框。
“呃……未来我们会提供更加完整的图形交互界面,现在因为程序封装还没有进行,所以暂时只能用命令行语句来操作。”
常浩南看着旁边那个研究生“你莫不是在逗我”的眼神,赶紧又解释了一句。
“所以……接下来应该怎么做?跟多体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有关的计算代码我倒是也一起带过来了……”
在计算机领域,很多地方其实是反直觉的。
多种方法联合应用这种事情,放在纸面上其实很简单,思路本身的复杂程度不会超过高中物理的受力问题。
就是把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特性分隔开来,对每一个部分分别使用合适的方式建立方程最后再联立求解。
但由于商用的数值分析软件本身也是刚刚起步,在9
耽美小说